2022汽車半導體生態峰會演講實錄|江蘇芯聲趙守誠:車用MLCC的現在及未來
以“智鏈未來 本立而道生”為主題的“2022張江汽車半導體生態峰會暨全球汽車電子博覽會”由《中國汽車報》社主辦,張江高科、愛集微、浦東新區投資促進二中心承辦,11月7日-8日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隆重舉行。
本屆峰會邀請了以半導體為核心的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生態鏈企業高管、知名分析師與投資機構、中外行業大咖參加,瞄準新智能汽車與能源汽車技術前沿,就科創+產業+金融進行深度交流,為汽車半導體產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同時,通過趨勢分享、前沿技術碰撞、投資邏輯解讀以及全球汽車電子博覽會,共同探討全球巨變下的汽車半導體產業鏈發展,為業界充分展示汽車電子最新發展成果與趨勢,打造國際化一流汽車半導體領域展示平臺。
其中,在11月7日舉辦的“汽車電子部件及車規級芯片專場”,江蘇芯聲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市場總監趙守誠做了題為《車用MLCC的現在及未來》的精彩演講,以下內容為現場演講實錄:
趙守誠:大家好,我是江蘇芯聲微電子的趙守誠。我今天要講的有四個部分,一是市場,二是被動元件,三是被動元件應用,四是介紹芯聲微。
江蘇芯聲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市場總監 趙守誠
首先看汽車內部對被動元件發生的影響,有三個趨勢,市場中從傳統燃油車、油電混合車轉到電動車,這里面不僅是質的轉變,也是電容器的轉變。在電容器使用量上,傳統燃油車用到3000顆,油電混合車用到8000顆,純電動車用到1.8萬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轉變。
第二,車內的電子功能越來越多,手機的轉變,從功能機、智能機到4G、5G手機,從200顆電容到1100顆電容,在未來汽車里面會越來越多。被動元件有個問題,到底要符合客戶成本考量,還有質量考量?如果質量一直高,或許生產成本變高了,或許客戶說一個車燈幾年用一次,要用這么嚴苛的東西嗎?這需要認真考量。還有高溫,特別是引擎附近,因為長期環境高溫,以往電容器等被動元件要求125度是不夠的,車規級的要求是150度以上,包括材料也要選用耐高溫150度以上的材料。
車身電子,涵蓋了車燈、雨刷等,一臺車也不是開兩三年就夠了,有時候一個元件壽命需要十年的高可靠度。在駕駛艙里,本來一般設定的操作溫度是120度,這個地方85度是上限。汽車配置中原本只有一臺收音機,到現在整個面板都是電子化配置。小小的空間安裝了這么多電子化的東西,它的特點就是小型化。
電動車相關的設備很多是高溫高壓,因為電動車需要更快速的充電條件,它的電壓會大幅拉升,如果是800V充電,必須設計到至少是兩倍到1600V,甚至到2000V、3000V,都要有相對應的產品。電池如果是48V系統,需要的電容就要達到100V。電動車的特點,就是中高壓的需求多。
芯聲微是一個創新的公司,公司的團隊都是很有經驗的MLCC生產者,為了滿足業界應用,把產品定義為四個系列。我們認為,與其讓客戶選用和猜忌,還不如做切分,做不同的系列。
芯聲微2020年7月在江蘇淮安設廠,目前已經進入了量產,歡迎各位來我們公司做調研。
謝謝各位。
(注:以上速記內容未經本人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