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強代表:加強頂層設計,發展可持續氫能產業
作為中國氫能產業的領軍人物之一,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既是一位實干家又像是一位戰略家,持續推動能源革命。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張國強今年帶來的《關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持續發展氫能產業的建議》,依舊扎根氫能產業,為發展可持續綠色經濟建言獻策。
關注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發展可再生能源是我國實現能源安全的重要戰略。氫能是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載體,具有大規模、長周期儲能優勢,能夠促進可再生能源跨地域和跨季節優化配置,是實現我國能源自主可控的重要途徑。同時,氫能可廣泛應用于交通、工業等領域,對推動“雙碳”目標達成、帶動產業升級、塑造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政產學研用等高效協同下,我國氫能產業取得長足進步。但隨著氫能產業發展向縱深推進,產業發展面臨新的問題。”張國強指出,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不足,導致產業融資困難,首輪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接近尾聲,市場、資本等開始觀望,企業融資尤其是民營企業融資困難,與豐田、博世、康明斯等國際巨頭相比,實力懸殊較大。
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產業鏈資金墊付壓力大。中央獎勵資金兌現時間長,地方配套資金發放不及時,企業應收賬款普遍占比高,企業運營困難。同時車用高純氫保障能力不足,行業規模小等現實難題,都難以支撐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
加強產業鏈協同
深耕氫燃料電池領域10余年,從早期“冷板凳”到如今行業標桿,張國強深諳產業“破冰”離不開頂層設計。他建議,加大產業鏈民營企業融資發展支持力度,以民營經濟活力為產業注入澎湃動能。
支持國家中長期國債用于民營企業技術研發及日常運營,支持各類投資機構設立主要投向氫能領域民營企業的投資基金;支持金融機構為氫能領域民營企業提供創新型信貸產品、專項債券和擔保支持等金融服務。
此外,他提出完善獎補資金發放機制,及時發放獎補資金,建議國家及地方加快撥付獎勵資金進度,跟蹤監督獎補資金撥付到位情況,專款專用。另外,建議政府結合產業形勢和發展需求,盡早發布后續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支持政策,避免出現政策空窗期,打擊產業發展信心。
為打造低成本氫氣供應保障,支撐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張國強建議,因地制宜選擇制氫技術路線,逐步建立多渠道、穩定、經濟的多元氫能供應體系,同時通過鼓勵離網制氫、電價優惠等措施,加大綠氫供應,穩步提升綠氫供應比例。建議積極鼓勵探索經濟、高效、安全的儲氫與運輸技術,推動52Mpa長管拖車、低溫液氫及輸氫管道等高效儲運應用,在國內現有輸氫管道基礎上,推動長距管道和短距管道聯通協同,提升氫能輸運效率,降低成本;在加氫站方面,鼓勵油氫合建站、制加氫一體站等多元模式發展;打造全國性氫能資源供需交流平臺,實現氫能供應與燃料電池汽車實際用氫需求精準匹配。
落實到應用層面也尤為關鍵。張國強表示,任何技術都不該只出現在實驗室,更要落到產業化。氫能發展需全產業鏈協同,戰略布局要有全局觀。他建議開展氫能高速路及其他交通運輸領域示范應用,氫能高速路是加速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探索市場化商業運營模式的關鍵舉措。當前山東、陜西等已出臺免收高速路通行費等支持政策,但運營范圍仍集中在較小區域內,區域間未形成有效聯動。建議強化全國范圍內的氫能高速路示范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全國氫能高速路示范路線、氫能供應等;由國家層面出臺專項支持政策,包括全國范圍內高速路通行費減免;獎勵后終端氫氣加注價格控制在25元/kg以內,高出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等;重點示范線路適當超前布局加氫站,同步開展邊坡光伏現場制氫等先進模式試點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