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丁波:完善三、四線城市充電設施,助力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不斷快速攀升,2024年首次突破1000萬輛,占總量近50%。但千人保有量仍低于發達國家,從數量上來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但是我國能源戰略和環境戰略安全的落地實踐,也是產業升級換代、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要方向。因此,進一步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擴大產業規模,并通過汽車行業產業帶動性強的特性,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的重要動力源泉之一。
但當前新能源市場逐漸出現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態勢。如一、二線城市新能源滲透率和銷量穩步增長,不僅由于居民消費水平高,更得益于充、換電等補能設施相對完善,但三、四線城市,甚至再往下的縣域、農村基礎設施相對匱乏,對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推廣可能帶來較大困擾。
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乘用車鄭州分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丁波今年的建議就是圍繞完善三、四線城市充電設施提出的。“加快新能源設施建設是一個需要從頂層設計到基層落實的系統性問題,不是花錢就能解決的。”他用最簡單的話語直截了當地指出痛點,“這涉及規劃審批、土地供給、電網配置、經營模式以及管理機制等問題,都需要統籌,形成配套發展模式。”他指出,制定從上到下的,圍繞三四線城市新能源充電設施建設的計劃非常必要。
“鑒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對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要實現進一步發展,必須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在應用環節的基礎設施建設。”丁波表示,可以通過方便人民群眾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推動新能源汽車更廣泛地進入家庭,從而擴大市場需求和產業規模。
為此,丁波認為,應該從“政策與支持”“電網設施升級”“商業和運營模式”三個方面來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
丁波說,在“政策與支持”方面,應允許利用閑置空地改建充電場站;簡化審批手續,以備案制替代審批制,縮短(充電設施)建設周期;城市建設規劃加入充電場站規劃布局標準,擴大布局密度;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農村家庭安裝充電樁給予安裝補助;從整車產品和充電設施兩個方面統一標準,實現充電設施的通用性。
在“電網設施升級”方面,丁波認為電網容量和網絡建設應支持充電設施的布局規劃;新建建筑應配備相配套的電力設施和容量;支持老舊城區的電網設施改造。
在“商業和運營模式”方面,丁波認為,政府、企業和用戶應共同努力,如:政府提供土地以及電力資源,企業投資設施和運營;應搭建覆蓋范圍廣的充電APP平臺;提供針對個人用戶的充電、快充服務,和針對網約出租車、物流車的換電服務;支持充電加小商品零售的綜合商業模式,提升充電場站的可營利性;對于充電次數、金額達到一定等級的用戶,夜間充電可給予電價折扣獎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