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安徽阜陽技師學院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賈亮:探索可持續的人才循環路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要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建立人才評價體系,這與我們的建議不謀而合?!比珖舜蟠?、安徽阜陽技師學院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銜人賈亮認為,國家對職業人才關注度越來越高,對職業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是一個利好趨勢。
職業人才缺口大
汽車技術快速發展不只帶來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同樣也倒逼汽車人才轉型升級。賈亮對記者說,一方面,從燃油車到新能源車,汽車的制造和維修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制造工藝也顛覆性變革;另一方面,技術更新太快,人才培養跟不上。“不能拿現在的理念去培養三年之后就業的人才,那樣肯定跟不上時代?!辟Z亮幾句話道出當前汽車職業人才的困境,“以前人才培養可能三年、十年一規劃,現在可能就需要一年一規劃,培養的時候還要注意和企業接軌,讓學生不只學習理論知識,還有更多的實操機會,這樣職業人才畢業到企業才可以‘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今年兩會,他帶來的建議也是關于“加強汽車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從提高師資力量、加強企校合作、建立終身學習體系、提高從業人員待遇等角度,為職業人才培養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既要用更好的待遇和平臺留住人才,又要為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當前,車企和職業技術學校都陷入了難題,企業沒有足夠的人才可以用,職業學校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可以投入教學。“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本來專業人才就欠缺,大部分都選擇去車企或一線,學校的待遇不足以吸引高級人才來教學。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賈亮提起有些無奈。但好在,這一切在阜陽技師學院開始探索“校企合作”后有了改善。
探索可持續的人才循環發展
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培養汽車產業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
安徽是汽車大省,2024年安徽汽車產量繼續保持40%以上增長、達357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94.5%、達168.4萬輛,產量均居全國第2位。以奇瑞為代表的安徽車企是當地汽車產業不可忽視的力量,包括上下游產業鏈企業,都為職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提供了天然的沃土。
賈亮提出建立產教融合平臺的建議,由政府、企業、職業院校和技工院校共同建立產教融合平臺,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平臺應提供課程開發、實訓項目、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全方位服務;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推廣“校企雙導師”制度,由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學生完成學業和實踐。
企業的人才來給學生上課、指導,學生在充分學習、實踐后,畢業可以直接進到車企工作,阜陽技師學院就這樣探索出了關于人才發展的循環路徑。
當記者問到,當下汽車產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時,賈亮思考了一下,認為要從兩方面去考慮?!俺松a制造,后市場也會是巨大的人才缺口?!彼硎?,在生產制造端,由于智能制造技術發展,以后可能不再需要單一工種的人才,而是需要復合型人才,既要懂機械,又要懂自動化,還要懂智能化;在后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要求同樣要“一專多能”,還要懂需求。賈亮舉例說“以前可能鈑金、噴漆需要兩個人來做,但在成本空間越壓越低的形勢下,會需要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所以一專多能的人才會大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