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d id="06ckq"></kbd>
  • <tr id="06ckq"><td id="06ckq"></td></tr>
  • <ul id="06ckq"><pre id="06ckq"></pre></ul>
    <ul id="06ckq"></ul><strike id="06ckq"><s id="06ckq"></s></strike>

    關鍵期 高要求 地方兩會匯聚汽車業高質量發展合力

    發布日期:2025-02-12· 中國汽車報網 記者:張奕雯 編輯:陳偉
    記者:張奕雯 編輯:陳偉

    日前,2025年省級地方兩會陸續閉幕。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劃承上啟下之年,各地不約而同釋放出擴內需、增效能、育新質、“走出去”等關鍵信號。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汽車在多地政府工作報告中被頻頻提及。當前,我國正處在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關鍵期。地方兩會提出的加力擴圍推動汽車以舊換新、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汽車智能化發展等高要求和新規劃,為2025年中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合力。
      擴內需:加力擴圍汽車以舊換新
      自去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各地陸續出臺汽車以舊換新相關舉措,補貼力度、補貼范圍持續擴大,有效拉動汽車消費增長。根據商務部數據,2024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680萬輛。其中,北京市汽車廢更新和置換更新合計申請量超10.4萬輛,銷售額256.5億元;廣東出臺的“1+3+8”促消費政策,帶動45.4萬輛汽車報廢和置換更新;山東汽車更新申請76.3萬輛,帶動汽車銷售超千億元;貴州全省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47.7%……實實在在的數據表明,各地汽車以舊換新取得顯著成效。
      為全方位擴內需,商務部等8部門于1月4日印發《關于做好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加力擴圍汽車以舊換新,釋放更強發展勢能。各地政府對此積極響應,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促進新能源車、數碼產品等綠色、信息消費;江蘇省將進一步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覆蓋范圍,更大規模撬動汽車、家電家居、智能終端等消費品更新換代;吉林省提出,持續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辦好汽博會、綠色智能家電進萬家等活動,穩定大宗消費;河南省則明確了更新50萬輛汽車的目標。
      2月5日20時,記者來到位于北京的北辰亞運村汽車市場,不少汽車展廳依舊燈火通明,銷售人員還在忙碌著。
      目前,已有不少地方推出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的相關舉措,刺激消費作用明顯。北京市商務局等8部門不久前印發《2025年北京市進一步推動汽車以舊換新實施方案》,其中個人消費者報廢更新補貼最高可申領2萬元,置換更新補貼最高1.5萬元。上海市也及時發布了以舊換新補貼方案,符合條件的個人消費者可享受至多1.5萬元地方補貼。
      買車劃算,用車也要便利。對此,各地政府對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也提出諸多要求。為進一步便利新能源車主補能,北京市提出,2025年建成超充站1000座;廣東省將“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和高速公路服務配套建設”列入“2025年廣東省十件民生實事”之中,并明確2025年將新建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超1.17萬根。在停車這一“老大難”問題上,各地政府也采取了有力舉措。
      福建省計劃2025年新增公共停車位4000個;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公布的“2025年十大民生項目清單”中也明確提到“加強城市停車設施供給和優化,新增城市公共停車泊位8.5萬個,推進停車設施維護改造,持續推動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
      增效能:持續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汽車年度達產1000萬輛的國家。其中,廣東、重慶、湖北、陜西、北京等多地新能源汽車產量顯著增長,眾多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零部件工程建成投產。其中,廣東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3%,占全國1/4;依托長安汽車數智工廠、賽力斯超級工廠等重大整車項目,重慶實現95.3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陜西持續推進重點產業鏈群“百億提升、千億跨越、萬億壯大”行動,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19.8萬輛;隨著北汽、小米、理想等重點整車項目陸續投產,在京生產新能源汽車約30萬輛,增長近3倍。
      進入2025年,“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成為各地政府的共同目標。其中,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多個省就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北京市提出,推進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科技生態港等重點園區建設,持續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高能級科創平臺。
      吉林省已經開工建設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首次集中開工配套項目達23個,總投資達445億元,助力奧迪一汽實現國內供應商比例達90%的目標。“根據規劃,奧迪一汽50%的供應商將配置在30公里半徑范圍內,吸引眾多零部件頭部企業落地長春。”奧迪生產基地相關負責人表示。
      天津、河北兩地同樣以京津冀協同為抓手,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布局。其中,天津明確“注重聯合京冀兩地共同引聚域外配套產業和龍頭企業,提升域內產業鏈配套能力,建設京津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武清園”。此外,服務一汽豐田、一汽-大眾、長城汽車加快適銷新車型供給,重點推動汽車配套產業轉型升級,積極融入國內新能源和智能網聯車頭部企業、新勢力企業的配套供應鏈。河北將支持提升曹妃甸區、渤海新區、廊坊臨空經濟區等重點承接平臺能級,聯合京津推進“六鏈五群”建設,優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布局。
      在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依托人工智能與大數據云平臺,600多個機器人正按照設定好的程序有序工作,平均53秒就有一輛新車下線,實現生產效率提高50%,交付時間縮短33%,一次驗收合格率提高8%,同時制造成本降低58%。
      依托當地龍頭企業,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成為多地政府新一年工作的重點。廣東將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二期、肇慶寧德時代二階段工程等產業項目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培育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打造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河南省相關規劃中則明確提及,支持比亞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業擴量提質,力爭整車產量200萬輛、新能源汽車140萬輛。此外,貴州省將全力支持寧德時代、中偉、裕能、比亞迪等龍頭企業貴州項目加快釋放產能、擴量增產,推動吉利貴陽基地、奇瑞(貴州)產業基地擴大整車生產規模,布局發展一批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5萬輛、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0%以上。
      育新質:規模部署“車路云一體化”
      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工作,確定北京、上海、重慶等20個城市(聯合體)為首批試點城市。今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的含“智”量顯著提高,“車路云一體化”成為推動當地智能網聯建設的重要抓手。
      安徽省提出,將全力支持汽車“皖軍”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生態,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中心;吉林則明確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方向轉型,支持奧迪一汽新能源車型批量投產上市,加快“車路云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展應用場景。重慶市同樣提出,加快建設“便捷超充之城”“車路云一體化”標桿城市和自動駕駛生態高地,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
      廣東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前沿陣地,更是規劃清晰、動作迅速。在日前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廣東省提出要鞏固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優勢,加強動力電池、智能駕駛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國家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隨后,2月5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發布《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水平,完善充換電、車網協同等基礎設施,推進廣州、深圳智能網聯汽車‘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
      事實上,較早之前深圳就為打造“無人物流不夜城”展開先行先試。其中,龍華區率先向自動配送車開放路網;坪山區至2024年底也累計開通近30條無人配送車示范線路,已有32輛無人配送車獲批上路,開展城市配送服務。
      為推進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民盟上海市委提交了《關于加強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布局規劃的提案》,提出鞏固先發優勢、理順管理機制、加強法治保障三方面建議。其中提到,建議借鑒北京、江蘇、深圳等省市做法和本市智能網聯測試示范區經驗,加快制定出臺市級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地方性法規。同時,通過立法推動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在道路、標準上的一體化,打通虹橋樞紐與江蘇、浙江的網聯通道,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的完善。
      此外,湖北省人大代表、嵐圖汽車首席技術官汪俊君認為,當前“車路云一體化”發展仍存在車企參與度待提高、基礎設施待完善、平臺體系待健全等不足。他建議,應發揮政府規劃引導等作用,推進智能化路側設施建設;在省內孵化和支持“車路云一體化”公司,構建上游通信芯片和通訊模組、中游設備與終端以及下游平臺與運營的一體化產業鏈,與湖北成熟的產業鏈聯動發展。
      走出去:推動“中國智造”走向全球
      “墻內”開花,“墻外”也芬芳四溢。2024年,多地汽車出口取得佳績,中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600萬輛。
      其中,重慶制定實施了擴大進口專項行動計劃和外貿轉型升級專項支持政策,推進“渝車出海”行動計劃,汽車、手機、摩托車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新三樣”出口增長23.8%,對東盟進出口增長13.8%,一般貿易占比增至40.4%;湖北2024年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增長18.1%,占全部出口比重超50%;安徽“新三樣”產品出口增長23.6%,整車出口量躍居全國首位,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貴州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新三樣”出口總額增長85.8%,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3.5%。
      關稅壁壘難以澆滅中國汽車的“出海”決心。當前,中國汽車出口正從產品出口向全產業鏈出口轉型。在今年地方兩會上,不少地方明確要擴大汽車出口。其中,安徽作為出口大戶——奇瑞的大本營,將在新一年推動優勢產業抱團“出海”。支持優勢行業龍頭企業橫向組團、縱向共鏈、資本合作,合力拓展海外市場。加快汽車、新能源等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創建中國(安徽)—泰國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通過“抱團出海”,推動外貿、外資、外經聯動,提升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
      廣東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支持企業搶抓訂單,擴大電子信息、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產品出口,穩住歐美日韓市場,拓展東盟、中東、拉美、中亞等新興市場,挖掘非洲、南太平洋島國等市場潛力。吉林也提出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推動整車及零部件、農產品、醫藥等優勢產品“出海”,新增外貿企業200家以上。
      重慶則依托“百團千企”國際市場開拓計劃,穩住筆電、手機、通機等優勢產品出口,擴大汽車和農產品出口。山東將在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的基礎上,加快發展中間品貿易,建立機械設備、汽車配件等優勢行業外貿優品庫。上海則聚焦二手車,提出培育壯大二手車出口等外貿新業態。
      新的一年,新的出發。汽車業將堅定必勝信心,把各地的積極利好轉化為發展實績。

    熱門推薦
    日韩AV毛片精品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蜜国产精品jk白丝AV网站 |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偷人精品成人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日日躁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久热这里只精品99国产6_99 |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冢本|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美女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a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毛片|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校园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