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多位部長點贊汽車業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召開,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被多次提及。
鄭柵潔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網記者 王翰林 攝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指出,過去的一年,中國經濟展現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占全球產量超過60%。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顯著加快。民營經濟的活力、動力在不斷增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產業快速發展,新的增長動能正在加快形成。這份成績單為今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去年產銷量、出口量創新高。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再一次明確了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
鄭柵潔還指出,新質生產力正在全面改造我們的生產方式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深刻改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百舸爭流,人形機器人加速走向應用。去年,中國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6.3%和34.6%。。新能源汽車“十年磨一劍”,已形成鏈條完整的產業體系。這些情況表明,產業鏈在加速向中高端發展。
王文濤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胥冰潔 攝
另外,消費仍是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汽車消費也為我國經濟增長做出貢獻。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去年以舊換新帶動汽車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家電、家裝等消費超1.3萬億元,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也發展了新質生產力。今年以舊換新將加力擴圍,惠民升級。截至3月5日,全國共收到2025年汽車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超31萬份,汽車置換更新補貼申請超70萬份,合計超過100萬份。
據了解,去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680萬輛,而今年年初,商務部等多部門發布了2025年汽車以舊換新工作通知,將部分國四燃油乘用車也納入其中,以舊換新最高補貼2萬元。新能源汽車所能享受的補貼額度更高。以舊換新不僅成為提振汽車消費的關鍵一環,更被視為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藍佛安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網記者 王翰林 攝
資金支持方面,財政部部長藍佛安指出,去年中央財政專門安排15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3000億元,比去年翻了一番。
提振國內消費的同時,中國外貿在去年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王文濤對此指出,小到咖啡機、掃地機,大到電動汽車、工業機器人,中國出口產品更具科技含量,在國際上得到廣泛認可。
事實上,中國制造“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已經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汽車出口達到64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首次跨越200萬輛大關。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通過以舊換新提振消費,科技創新打造新質生產力,強化出口拉動外貿增長等,汽車產業也將為經濟目標的實現貢獻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