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委員為汽車業發展集智聚力
3月4日15時,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
圖片來源:新華社
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代表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王滬寧表示,2025年,全國政協要把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作為工作主線,聚焦中共中央關心和人民群眾關切,著眼事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問題,組織開展深入調查研究,為中共中央制定“十五五”規劃建議建真言、謀良策。
全國政協副主席蔣作君代表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共提出提案6019件,經審查立案5091件。99.9%的提案已經辦復。蔣作君指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低空經濟、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等提案,為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參考。
圖片來源:新華社
AI賦能培養高素質人才
當前,汽車產業變革加速,對于多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做好產業人才培養,是政協委員們用心思考的課題。
“人才培養要從基礎教育抓起,推進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教育,為拔尖創新人才不斷涌現提供‘沃土’。”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倡導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充分體現對學生稟賦挖掘與培養的重視,對于提高基礎教育質量、保證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AI賦能和數字化助力,釋放學生稟賦,發掘潛能。”李書福建議,通過技術途徑開展教育系統資源和能力提級,適應教育數字化發展,革新學校評估指標體系。他認為,這些路徑不僅是對現有教育模式的優化升級,更是實現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汽車產業逐步做大做強,汽車制造業人才培養引發廣泛關注。“要多措并舉培育汽車等制造業急需的人才。”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副主席、廣州白云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德兆向記者表示,院校與企業可探索搭建師資共享平臺,并建立校企互聘互用機制,推動企業和教師精準匹配,實現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他建議,可以由企業提出技術需求清單,職業院校定向選派博士、技能大師入駐產業園區或鏈主企業。支持職業院校教師到入庫企業掛職鍛煉,同時將服務企業技術升級案例數、成果轉化經濟效益納入高校教師職稱評審指標等。
新質生產力需制度護航
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成為汽車行業的共識和行動,而在多位政協委員看來,發展新質生產力亟需通過完善制度提供支撐。如在一些汽車企業的生產線上,人形機器人正在承擔一些高危、繁瑣且對一致性要求較高的工作崗位上的任務。而國內外越來越多汽車企業正在大力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
“既要大力拓展人形機器人在汽車制造業等領域的應用場景,也要做好相關標準規范的制度設計。”全國政協委員、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禮進認為,要加強人形機器人瓶頸技術攻關,優化產業布局,重點突破人形機器人環境感知、自主決策、物理仿真與數字孿生模擬、端到端大模型等關鍵技術。
他建議,相關部門應聯合產學研用各方,加快制定《人形機器人通用技術標準》,明確通信協議、人機接口等基礎規范。同時,建立動態標準更新機制,與國際前沿技術同步,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互認,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話語權。
此外,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建議,進一步完善儲能的市場參與和保障機制,提升新型儲能的市場化運用水平,加快推動儲能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持續完善動力電池等汽車零部件及其回收利用的相關制度同樣是政協委員討論的熱點。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醫科大學校長翁建平提出,希望完善退役動力電池、部分汽車可回收利用零部件的進口政策和標準。他建議,國家層面應加快制定相關進口標準和政策,允許符合標準的退役動力電池進口回收利用,助力企業綠色發展,增強產業鏈防風險能力。他建議可以由商務、海關等部門明確部分汽車可回收利用零部件進口的范圍、標準、流程,針對主要出口廠家建立名單管理,通過海關備案的方式,開展此項工作。
汽車出海成為熱點話題
汽車出海是今年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之一。“近年來我國成為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但也面臨諸多挑戰。”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監事委員會副主席胡劍江向記者表示,要完善汽車產業出海的行業協會體系,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協作,并建立車企與供應鏈的協調機制,促進資源共享與降本增效。
他提出,要構建海外市場在當地的服務體系,為中國車企出海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時,也要強化車企集體對外合作與交涉能力,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應對貿易限制,保障我國汽車企業在海外的發展權益。
“要為汽車產業在全面開放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翁建平認為,要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短期和長期的汽車出海風險防控策略。從國家層面加強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談判,爭取更多的貿易優惠和便利,為汽車出海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同時,要探索建立符合新形勢下國內自主品牌車企“走出去”的一攬子金融支持政策體系。
翁建平建議,可以利用中歐班列滿足國內車企出口“一帶一路”國家的運輸需求,酌情增加開行列數,解決運輸供需矛盾。加強鐵路、公路與港口碼頭的連通建設,加大水運基建的投入力度,謀劃拓展航線深度,提升航道通過能力。
多位政協委員表示,要秉持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自覺投身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民主、國家治理的具體實踐,緊緊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深入調研議政,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建真言、獻良策、出實招。